老师大ji巴好好爽好深h视频_啊啊啊好爽好舒服_亚洲厕所撒尿@视频凸_奇迹暖暖奇幻童话园

【官方網站】深圳市變能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網站】深圳市變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工業運動控制,運動控制卡,運動控制器,步進電機,步進電機驅動器 伺服電機 伺服驅動器 BE-2016是變能科技采用自主研發的國家專利技術成功開發的高性價比 7寸觸控屏運動控制器 功能強大性能穩定

行業新聞
?

盤點2014年與自動化產業相關的熱門詞(一)寫年終報告不用愁了

發布日期:2014/12/25 8:52:28

       中國文化講究十全十美,中自傳媒盤點出十個2014年與自動化產業相關的熱詞,希望他們能幫您梳理和記錄這一年影響了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歷史進程,期待2015年的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期望2015年的自動化產業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在國內國際制造業舞臺上大放異彩:

 

互聯互通(interconnection)

為什么要把互聯互通放入與自動化產業相關的熱詞,因為它在中國制造業走出去、升級轉型的戰略上具有重大意義。

互聯互通是運營商的網絡與不在該網絡中的設備或設施之間的物理鏈路。該術語可以是指在某個運營商的設施和屬于它的客戶的設備之間的一個連接(設備間互聯),也可以是兩個(或更多)運營商之間的連接(網間互聯)。 在美國的法律中,互聯互通被專門地定義為(47C.F.R.51.5)兩個或多個網絡的鏈路,用于通信流量的雙邊交換。 管理者在電信市場中引入競爭所使用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強制要求處于支配地位的運營商實現互聯互通的需求。

2014年,互聯互通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它不僅與我國一路一帶;的戰略構想相契合,伴隨多個雙邊及多邊自貿區的落地,更是和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買到與海外消費者一樣價格的商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獲得更好的服務和商機。也為中國制造業提升產能和效益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

今年在北京召開的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進一步闡述了當前亞洲互聯互通的重要性。互聯互通是一條腳下之路,無論是公路、鐵路、航路還是網絡,路通到哪里,我們的合作就在哪里。互聯互通是一條規則之路,多一些協調合作、少一些規則障礙,我們的物流就會更暢通,交通就會更便捷;互聯互通是一條心靈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會越講越明白,事情也就會越辦越好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貝爾格萊德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議時表示,構建互聯互通新走廊,打造亞歐海陸聯運新通道,打造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新亮點。發揮雙方的互補優勢,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牽引,以產能轉型合作為抓手,以金融合作為支撐,充分照顧各方關切,推進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構建互聯互通新走廊。

走出去戰略加速,中國制造業迎來第二春。

       從高鐵核電到一帶一路,中國的國家戰略已轉變為走出去的負責任大國戰略。

        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有全球最強的基建能力、裝備制造能力,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但是,這些相對先進的產能相對于中國的內需基建又是過剩的。因此,中國積極推進資本輸出戰略,推進了亞太、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

        據興業證券估算,現在至少有一個近1.12萬億美元并且每年增速都在擴張的大市場展現在“中國制造、中國建造”的面前。而根據中國發展自身的經驗,要致富先修路,一旦這些新興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應的產業轉移、中國商品的市場也相應地擴大。

        除卡塔爾、印度、蒙古、越南之外,其他國家固定資本形成占GDP比重仍然不足30%,未來這些國家的固定資本形成無論從絕對規模和比率來看,都有巨大的再推進過程。也就是說,資金的來源主要是中國的外匯儲備,并引領其他新興市場伙伴國的資金;載體是金磚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承包、施工,基建設備和建材將采購自中國,整個產業鏈為中國制造業迎來第二春。

      一帶一路規劃正式出臺前,一項規模達1000億元的專項基金落地。資金將主要投資一帶一路相關產業和企業,支持相關規劃項目落地。據亞行報告顯示,到2020年,亞洲至少需要8萬億美元的基建資金。

    受益于一帶一路大戰略的系統性行情將可能繼續延續3-5年,是慢牛、長牛;此外,資本輸出也將促進產業升級。

       一帶一路規劃成為中國重大國家戰略的載體,作為國家戰略層面的長期規劃,在事件級別層次上遠超自貿區等區域政策。一帶一路規劃的實施和中國走出去戰略都要求中國公司在海外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包括港口、鐵路、公路、能源通道等。

因此,互聯互通建設將極大地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并將成為又一經濟增長極。

 

工業4.0Industry 4.0

中國的首富園丁、一手締造了潘石屹和史玉柱的財富傳奇的背后大佬德意志銀行亞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在《創客星球》第一季星球盛典上,從宏觀視角分享了未來制造業的升級,認為中國接下來應該用網絡的技術和方便和各種手段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學習蘋果、學習特斯拉,因為這一波工業革命不帶中國人玩!

   這一波工業革命指的是在2011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提出的工業4.0,這個新名詞一出現,就成了國內政府、學界、業界以及媒體的“新寵。 工業4.0概念最初在德國學界和產業界的建議與推動下形成,并上升為德國的國家戰略。如今,工業4.0已風靡全球,成為投資者耳熟能詳的熱詞。
     
       工業4.0 戰略的核心就是實現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聯通、相互識別和有效交流,從而構建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

工業4.0 意味著未來工業生產組織方式向定制化、分散化、融合化轉變,逐漸打破互聯網企業與工業企業的邊界,使生產企業與服務企業的邊界日益模糊,產業融合化促進服務型經濟。在工業4.0時代,參觀工廠是這樣子的:戴上智能眼鏡,在參觀的同時閱讀生產線的參數;手拿平板電腦,通過AR系統增強現實展現機器人和隱蔽在生產線內部的作業結構,參觀結束后,直接通過移動終端下單。

    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羅文看來,工業4.0很對當前中國工業發展的;胃口。一方面,學習借鑒工業4.0有利于當前困境破題,可以推動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在新一輪國際經濟變革中贏得先機;另一方面,學習借鑒工業4.0可以挖掘出新優勢,厘清自身短板,實現中國工業的順利升級。

我國已經進入了科技創新活動的活躍期,到了由技術模仿、跟蹤,轉向主要依靠自主創新求發展,進而向產業發展制高點進軍的階段。創新能力的進步將為我國參與全球競爭、推動類似工業4.0的升級計劃形成強大后盾。

目前,我國政府對工業升級給予了高度重視。從《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到《十二五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編制中的《中國制造強國2025規劃綱要》,中國政府已經在謀劃我國工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同時,地方政府也已陸續發力。如廣東東莞市政府從今年起在科技東莞工程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2億元用于推動以機器換人為主的工業升級。而浙江省經信委2013年就曾向媒體透露,浙江將實施機器換人工程,5年時間實現5000億元機器人投資,推動工業生產向智能轉變。中國有工業升級強大后盾。
   
   德國工業4.0戰略與我國提出的兩化深度融合有若干相通之處,與我國制造強國戰略不謀而合。

  智慧工廠The wisdom of the factory

  智慧工廠是現代工廠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是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的技術和設備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和服務;清楚掌握產銷流程、提高生產過程的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上人工的干預、即時正確地采集生產線數據,以及合理的生產計畫編排與生產進度。并加上綠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統等新興技術于一體,構建一個高效節能的、綠色環保的、環境舒適的人性化工廠。

 智慧工廠的發展,是智能工業發展的新方向。特征體現在制造生產上:

一、系統具有自主能力:可采集與理解外界及自身的資訊,并以之分析判及規劃自身行為

二、整體可視技術的實踐:結合訊號處理、推理預測、彷真及多媒體技術,將實境擴增展示現實生活中的設計與制造過程。

三、協調、重組及擴充特性:系統中各組承擔為可依據工作任務,自行組成最佳系統結構。

四、自我學習及維護能力:透過系統自我學習功能,在制造過程中落實資料庫補充、更新,及自動執行故障診斷,并具備對故障排除與維護,或通知對的系統執行的能力。

五、人機共存的系統:人機之間具備互相協調合作關系,各自在不同層次之間相輔相成。

智慧工廠的技術在迅速更新換代。讓制造流程有判斷能力,儀器、儀表、傳感器控制系統的基本構成要素是關注的焦點。

  目前儀器儀表的智能化,主要以微處理器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主,包括運用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遺傳演算法、進化計算等技術,使儀器儀表實現高效、多功能、機動靈活等性能。

  此外,隨著工廠制造流程連接的嵌入式設備越來越多,透過云端架構部署控制系統,無疑是當今最重要的趨勢之一。在工業自動化領域,隨著應用和服務向云端運算轉移,資料和運算位置的主要模式都已經被改變了,由此也給嵌入式設備領域帶來了顛覆性變革。未來,云端運算將可提供完整的系統和服務,生產設備將不再是過去單一而獨立的個體。一旦完成連線,一切制造規則都可能會改變。

        智慧工廠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的模式。當前世界各國十分重視發展智能化生產技術,包括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應用鏈管理、實時數據庫、先進過程控制,以及分散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 許多跨國公司應用上述系統并將它們集成在一起,實現了設計、生產管理和經營一體化,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了市場的優勢。

 

為占領智能化生產技術的制高點,許多國家提出了跨世紀的研究計劃。美國政府提出了《美國國家關鍵技術》計劃,歐共體提出了《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德國政府提出了《工業4.0》,以及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統計劃》,韓國的《高級先進技術國家計劃》等。這些國家均將智能化生產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列為重要研究內容。通過政府、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實施,促進智能生產技術的發展。   

中國制造已經在全球制造業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一直以來,卻不能擺脫低端的標簽。隨著勞動力、原材料、能源成本飛漲,以及招工難等現實問題的凸顯,中國制造開始面臨巨大挑戰,利用自動化和信息化手段改進制造過程、尋求產業升級已經成為了中國制造從業者們的普遍共識。打造智慧工廠,進行自動化和信息化的聯合規劃,無疑是中國制造業產業的升級的一個選擇。

近年來,在兩化融合等政策的帶動下,中國許多工廠都實施了自動化和信息化改造,正在從自動化邁向智動化。雖然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化進程仍任重而道遠,但毫無疑問,隨著世界經濟迅速的發展與成長,智慧工廠將給所有產業帶來轉型與沖擊,也將引領全球制造業發展模式的前進與革新,對于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來說已是必然選擇。

機器人Robot

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筑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此前,工業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的是汽車制造業;如今,機器人制造企業正努力向其他領域拓展。此前工業機器人主要替代重體力勞動和復雜勞動,以解決人力在惡劣環境下作業的問題;而現在正轉向簡單重復的、大量使用勞動力的地方。

人口老齡化日趨發展,農業富余人口減少,要素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新興產業、服務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將成產業組織新特征。而這些正促成機器換人的制造業發展趨勢。

  這幾年工業機器人的銷售增長都在45%以上,未來中國市場將處于一個行業的爆發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其一,中國處于經濟轉型升級階段,將來工廠自動化的程度會越來越高,而機器人的應用也將更加廣泛;其二,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高、柔性大,可滿足多品種、小批量和產品需經常更新換代的現代柔性生產模式,同時還可以降低成本,是解決目前我國勞動力短缺和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的不二選擇;其三,大批外企進入中國,同時也把國外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模式帶入中國。

  以機器人為主體的制造模式應該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不二選擇。近幾年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增速處于世界前列,2014年中國的機器人產銷全球最大;全國20余家機器人產業園正在建設,機器人產業浪潮正席卷中國。

  據預測,今后,在中國,由機器人完成人工作業的趨勢將不斷擴大。中國機器人供貨量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3.4萬臺。屆時,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作為實現工業4.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業機器人在中國也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2013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國內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家,但同樣也存在著技術基礎薄弱、關鍵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比如瑞士ABB等外企在中國機器人市場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羅軍介紹,目前我國已經提前進入機器人時代,機器人的市場需求躍居全球第一,并有可能在未來30年左右保持最大市場增速。但是,我國機器人企業在國內的市場占比卻只有不到20%,其余80%的市場被國外機器人企業所占有。

同時,相關部門顯然已經注意到智能化所帶來的制造業變革,國家層面對智能制造的政策持續加碼。目前大力度推廣機器人產業化的國家部委主要是工信部,其2013年推出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且不停醞釀新政,扶持智能化產業加速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組織制訂中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我國機器人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企業研發與產業化的資金支持力度,搭建產需對接平臺,培育產業推廣示范基地,著力突破關鍵技術和重要環節,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

對于行業的發展道路,新松總裁曲道奎建議行業要發展龍頭、骨干企業,打造產業集群。同時建議國家制定有關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要讓整個產業群體得到國家實質性的支持,并希望將以前項目應用型的支持,逐漸轉變為對產業單位能力的支持。

3D打印(3Dprinting

       3D打印概念起源于美國,作為快速成型(簡稱RP)中一類技術統稱,其打印的流程被稱為添加式制造。首先,制作者使用計算機軟件將物體模型化后,把數據輸送給3D打印機并選擇相應的打印材料;然后,3D打印機會利用材料分層加工,讓產品逐漸成形。和添加式這種加成法工藝相對應的減成法工藝則屬于傳統的制造方法,即在原材料的基礎上削減和組裝以完成產品制造。

       3D打印技術可按客戶需求精準定制產品,大幅提高對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及對環境的影響。目前3D打印的材料以金屬和塑料為主。而使用等量耗材制造零件,3D打印機的生產效率是傳統方法的三倍。在被英國《經濟學人》扣上工業革命帽子,同時疲軟的經濟形勢下,中國制造苦苦探索走出危機的關頭,3D打印技術也備受關注。

       美國著名科技雜志《連線》的前主編安德森在他的新書《造物者:新工業革命》中如此寫道:3D打印是一件比互聯網更重大的事情。他表示3D打印就像當年的Macintosh(電腦操作系統)一樣,會掀起一場技術革命,它將會走入千家萬戶,成為居家旅行必備良品。在他的新書簽售的演講中他把3D打印機類比1764年的珍妮紡紗機。后者是工業革命的起源,而前者將會是新一次工業革命的起源。(待續)

目前,無論國際國內3D打印行業都還處于小而散的狀態,對于3D打印技術如何發展,怎么發展,缺乏一個統一的共識,大家各自為戰,不能形成合力。由于3D打印不是一項替代性很強的技術,3D打印要想迅速打開市場,則非常困難。20121015日,亞洲制造業協會聯合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系統的專家學者和業內知名企業發起成立了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這是全世界第一個3D打印聯盟。

總體上看,我國3D打印行業與歐美的差距不是很大,都還處于小而散的狀態。但是,我國3D打印行業與歐美的差距不可小覷,一是規模上差距迅速拉大。目前,歐洲和美國3D打印企業的規模普遍都在2030億人民幣的水平,而我們至今還沒有一家企業銷售收入過億;第二,在裝備水平上歐美明顯高于我國,無論是在金屬領域、生物醫學領域,還是光明樹脂等技術都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設備的精密度、穩定性等方面;第三,我國使用的金屬粉末等材料基本還依賴進口;第四,歐美在3D打印方面的投入非常大,而我們的企業和科研單位基本很少有資金投入到研發領域。第五,歐美3D打印企業基本都通過代理商模式占領國內主要市場,完成了在國內的市場布局;而國內基本上還沒有哪一家企業完成了在歐美的市場布局,很多企業為了生計,甚至還沒有完成國內市場的布局。

有專家說3D打印無所不能,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凡是傳統制造技術能夠做出來的產品,利用3D打印技術都能夠直接打印出來。但是,受到材料等因素的制約和限制,3D打印技術做出來的一部分物品并不具有功能性。因此,3D打印不能取代傳統制造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是一種互補關系。由于3D打印技術并沒有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我們對3D打印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我們不排除3D打印技術將來會不斷創造更多奇跡。

        當前,我們已經處于第二代3D打印機時代。第一代3D打印機主要是滿足將我們設計的任何產品,通過3D打印機都能夠打印出立體的物品出來,而且形象逼真,但是功能性不強。第二代3D打印機則能夠打印出我們所需要的功能性產品,包括金屬的、生物的產品,也包括一些大型的結構件產品和柔性產品。第三代3D打印機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更高,與機器人、智能材料等其他先進技術的結合則更為緊密,還可以衍生出很多模塊化的功能。

       此外,國家對3D打印產業給予了積極的政策扶持。工信部副部長蘇波今年在3D打印與生物醫療器械產業化推廣會”上披露,為進一步推進增材制造技術(3D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工信部正在牽頭制定《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4-2016)》,會盡快正式出臺。(未完待續)